English

香港回归后首次考古发掘获重大成果

1998-07-03 来源:光明日报 王兆麟 我有话说

新界与大屿山岛之间的马湾岛上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大批文物。众多较为完整的人骨和墓葬实物资料,为珠江口地区乃至整个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期、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香港回归后的第一次考古发掘获重大成果:在新界与大屿山岛之间的马湾岛上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居址、墓葬和大批文物。今年春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993年至1994年间,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对马湾岛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在东北部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1997年初新鸿基集团拟对马湾岛进行地产开发,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同年6月至11月对东北部的东湾仔北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达1500平方米,是香港历年来发掘面积最大的一次。

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居住遗迹,有柱洞和许多有意摆放的石块,专家判断这些居址位于当时山脚下海面后退的狭长平地上。在早期的19座排列整齐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在13座内发现了人骨,其中7座保存较为完整。在一处遗址中发掘出这么多保存较好的人骨,不仅在香港乃至整个珠江下游都十分罕见。

经人类学家初步鉴定,这批人骨反映了若干种族特征,如眉弓和眉间宽度不特别强,具有明显的铲形门齿等,反映了亚洲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头骨明显狭长(长约180毫米),面形比较低矮(高约65毫米),鼻形趋阔(约30毫米),男性身高较矮(平均163厘米),则呈现热带地区种族的相近特征。

引起专家兴趣的是,在一具女性头骨发现生前拔去上门齿,这跟相邻的广东佛山河岩新石器时代人骨中,普遍存在的13到16岁即拔掉二颗门齿,作为成年标志的习俗相近。

以上这些考古发现,对香港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与珠江下游周邻地区古代居民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墓葬中出土了大批随葬品,有斧、锛、镞、矛等石器,釜、罐、壶等陶器,其中双口鸡形壶为香港首次发现;还发现了环、镯、管、玦等装饰用的玉石器、蚌器,制作工艺相当精湛,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其中有穿过鼻孔挂在嘴上的玉石唇饰,形如鱼钩,形制独特。

联合考古队领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吴耀利指出,东湾仔北遗址的考古发掘,其意义不限于香港本身,这次发现的远古文化堆积,为珠江口地区所罕见。它的时代层次关系明确,出土文物丰富,特别是众多较为完整的人骨和墓葬实物资料,为珠江口地区乃至整个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期、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探讨珠江流域与粤东、福建沿海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新的线索。

据介绍,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生了一起文物被盗案件。联合考古队在发掘中,有一陶罐从土中露出一部分,当天未来得及清理取出,次日发现被盗,他们报了案,香港报纸竞相披露,十多名警察当即赶来,问此物是否值得千万元,考古队说,这件文物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市场上能值多少钱不清楚。警方对现场、住处及每个人均进行仔细调查,在考古工地四周拉上铁丝网,派人日夜看守巡逻,考古队人人留下指纹,出入凭证,但未能发现线索。直到第五天,有人在新界的西贡一公共厕所内,发现了用纸包着的陶罐,罐内有张字条,说这是考古队丢的东西。考古队负责人前去辨认,确系被盗之物。看来此事家喻户晓,风声太大,盗者害怕,被迫放弃,终使文物“完璧归赵”。(新华社 供本报专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